谁也想不到一个在几十年前破败、落后的小山村,能在2020年,被评为中国百佳避暑康养金地标榜。而这个小山村就是几度重生的大寨村,大寨村能有如今的发展,正是因为有“铁姑娘”郭凤莲不懈的努力。
图丨郭凤莲
那这位使穷山村变成经济强村的郭凤莲,如今又过得怎么样了?
“铁姑娘”到大寨
1947年,郭凤莲出生了。她的父母和村里的大多数人一样,都是贫苦的农民。
在郭凤莲三岁这年,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。
母亲突然身患重病,在经过治疗后,仍然没有好转,最终去世。郭凤莲还没来得及为失去母亲而伤心,父亲又因为独自一人,无法照顾好年幼的郭凤莲。就将郭凤莲送到妻子的娘家大寨村,交给姥姥姥爷抚养。
图丨大寨村
郭凤莲就跟随姥姥姥爷在大寨村长大。
大寨村属太行山土石山区,又长期遭到风雨侵蚀,显得大寨村有些穷山恶水了。都说“穷山恶水出刁民”,但偏偏大寨村出的是踏实劳动、想要带人民过上好生活的陈永贵。
图丨陈永贵
在上世纪五十年代,书记陈永贵决定,要改变这个“靠老天爷赏饭吃的局面”。于是带领大寨村民治山治水,开田修渠,引水灌溉,修成了高产、稳产海绵田,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境地。粮食开始丰收,村民的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。
而在大寨村长大的郭凤莲,也被大寨村这种不甘于命运的精神感染着。
姥姥姥爷不仅带大了郭凤莲,还送郭凤莲去上了学。一直读到小学毕业,郭凤莲的姥姥姥爷年事已高,无法再继续负担郭凤莲上学的费用。
于是郭凤莲就想参加劳动,减轻家庭负担。
村里的书记知道以后,觉得郭凤莲年纪小又读过书,就让郭凤莲到村里的幼儿园工作。
图丨陈永贵(左)与郭凤莲(右)
郭凤莲工作期间,天灾降临到这个稍有起色的小山村。
1963年8月,一场暴雨毫无预兆的席卷到大寨村。
暴雨过后,就是百年难遇的的特大洪水,这场洪水就像饕餮再现一般,将这个小山村啃食了一遍,将大寨民即将丰收的喜悦蚕食的一干二净。
但是大寨村没有就此倒下,大寨村民也没有就此被打倒。大寨村不甘于命运的精神依然发扬,陈永贵书记带头做出表率。大寨村民没有伤春悲秋,也跟着陈书记一头扎进重建大寨的工作中去。
修田盖房清路,所有人都甩着膀子,干的热火朝天。不仅为了更快恢复大寨村原本的样子,也为了让大寨村村民,尽快投入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去。
而当时在幼儿园工作的郭凤莲,被大寨村的氛围感染到,也主动请缨加入到灾后重建的事业中去。
图丨郭凤莲
毕竟郭凤莲当时,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孩子照顾好,完全不用参加如此繁重的体力劳动。
但是郭凤莲不怕吃苦、不辞辛劳,夜以继日的扎根在救灾一线。还有一个小姑娘也同郭凤莲一样,在救灾现场劳心劳力,唯恐自己出的力会比别人少。
大寨村其他的年轻女性,也被二人的精神深深打动,于是追随二人加入到救灾重建过程中。
16岁的郭凤莲,个子娇小,八十斤出头的她,却用小小的肩膀担着140斤土石。
自此,陈永贵像是重新认识,面前这个坚韧勇敢的小姑娘一样,对郭凤莲啧啧称赞。
又因为她带着姐妹,没日没夜地奔走在救灾一线,干的活不比男人少。
于是郭凤莲就有了“铁姑娘”的名号,而郭凤莲所带领的“救灾娘子军”,也被大家称为“铁姑娘队”。
图丨“铁姑娘”队
大家挽起袖子,挑起扁担,同舟共济。在书记陈永贵的带领下,不仅完成了灾后重建工作。第二年,还创造了收获40万斤粮食的奇迹。
大寨丰收的消息传了出去,大寨人这种战天斗地、不认输的精神,也被外人所知,还因此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表彰。
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了“农业学大寨”的号召,周恩来总理在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:“大寨坚持的:政治挂帅、思想领先的原则,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爱国家、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,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。”
图丨农业学大寨
经此一遭,大寨声名远扬。而同时因为郭凤莲在救灾中的积极表现,展现出异于常人的担当,被举荐成为大寨村的党支部书记。
声名在外的大寨村吸引到全国的目光,成为各地农村学习的榜样。
大寨村迎来送往,好不热闹。以至于周总理,曾三度陪不同的外国元首视察大寨。除了国家领导人时常莅临,更多是各地来大寨学习观摩的人,最多的时候,大寨村一天的人流量能高达一万人次。
郭凤莲没有辜负陈永贵和大寨村的信赖,带领大寨稳步前进。但她优秀的能力,似乎不单单只让她当个村书记而已。
“铁姑娘”返大寨
1980年,经组织决定,晋中果树研究所副所长由郭凤莲去担任。
文化水平不高的郭凤莲,来到晋中果树研究所后,害怕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于是在晋中果树研究所工作时,一丝不苟、勤勤恳恳。在工作结束后,回到住处的郭凤莲也不会无所事事,她找出相关书籍,聚精会神、分秒必争的学习。
图丨郭凤莲
因为在郭凤莲看来,“世上没有笨的人,只有不勤奋的人”。
在晋中果树研究所任职期间,郭凤莲完成了上级领导交代的各项工作。甚至还给研究所提出过不少有建设性的意见,帮助解决了许多难题。在同事的眼里,这位山村里出来的的副所长实事求是、脚踏实地,是难得的好同志。
一转眼,就到了1987年。在这一年,精明能干、任劳任怨的郭凤莲,又被组织调任到昔阳县公路段当党支部书记。
她同之前在研究所一样,工作勤勤恳恳。在工作上,不会的、就去学,不懂的、就去问。郭凤莲就像是组织里的一块砖,那里需要那里搬。去当人民的支柱,给当地人民送去希望。
图丨郭凤莲介绍村子
在昔阳县公路段工作的郭凤莲,看到眼前在自己的带领下,蒸蒸日上的地区,倍感欣慰。
但是昔阳县公路段发展的越好,她就越想念那个养育她的小山村。她想念大寨村,也想反哺大寨村。
郭凤莲下定决心,要回到大寨村,于是她向组织提出申请,要回大寨村任职。
昔阳县委经过多方面考虑后,结合郭凤莲的现实情况。于是在1991年,郭凤莲回到她日思夜想的大寨村,再度担任大寨村党委书记。
“铁姑娘”救大寨
阔别了近十年大寨村的郭凤莲,怎么也没想到大寨村竟如此落后。
想当年大寨村作为全国农村的典范,被全国农村争相学习,而如今的大寨落后破败,让人唏嘘。
图丨郭凤莲(中)
郭凤莲在外任职的十余年,增长了见识,拓宽了知识面。回到大寨的郭凤莲深知,想要大寨重新焕发光彩必须作出改变。
郭凤莲看到别的农村欣欣向荣、形势大好,于是决定让村民“走出去”学习。
郭凤莲自掏腰包,让大寨村里的每一户人家出一个人,去外面看看,去学习别人是如何建设家乡。
于是,大寨村一百多号人在郭凤莲的带领下,去到河北的高迁东村。一进村,高迁东村里错落有致的小楼房,就闯入大家的眼眸。
图丨郭凤莲和村民
当地企业林立,街道宽阔、平坦、整洁,这些都深深的令大寨村民,受到难以言语的震撼。
大寨村民在当地交流学习后,受益匪浅,内心干劲又要越土而出。众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,开始为新生活添砖加瓦。
大寨村的农业开始稳步发展,工业、商贸业开始进入大寨村。
1992年,在郭凤莲的带头牵引、大寨村民的响应下,大寨村成立了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,各类工厂拔地而起,大寨村的第二次“改革”风风火火的开始了。
没两年,大寨村就重铸新生。崭新的楼房树起来了,宽阔的马路修建起来了,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。
图丨大寨村
随着大寨村越来越好,一项项惠民利民政策也随之而来。村民生活实现了“三有三不”,三有是:小有教;老有靠;考有奖。"三不"是:吃水不用吊、运输不用挑、看病不用跑。
大寨人不仅在生活上得到了改善,而且设施和建设环境方面的改造是同步进行的,先后新办学校、修筑盘山公路、硬化路面街道、建设大寨森林公园、修筑水库……
这一系列动作,不仅改善大寨村的居住、生态环境,还带动了大寨村旅游业的发展。而旅游已然给大寨村带来了不小的收支,据统计,如今光是旅游给每家带来的收入都超10万元。
图丨大寨村虎头山
大寨村在郭凤莲的带领下,一步步繁荣富强。而郭凤莲在村子方兴未艾的同时,已渐渐老矣……
结语
如今的郭凤莲,已经步入花甲之年,但她还是精神抖擞,在一线冲锋陷阵。依然担任着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的董事长和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一职。
图丨郭凤莲
乡村的发展,离不开郭凤莲这样优秀的带头人。现如今的郭凤莲一如往常,心里装的、脑袋里想的也都是带领大寨村走向繁荣富强,迎接美好的明天。